第三十二章 见解-《我真的是奸臣》


    第(3/3)页

    他主张工商皆本,肯定了商人的社会价值,并认为商人的地位并不比百姓来的低,并开始认真严肃的研究了经济规律。

    他甚至喊出了,自秦汉以来,帝王皆为贼也的口号,可谓这个时空少数的觉醒者之一。

    唐甄之所以得出这个啼笑皆非的答案,是因为人的认知、经验、以及所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乃至于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正确的圣人明君,人们以为正确的也只是人们以为的。人们总结的规律也只是人们以为的规律。

    所有规律定理都离真理还有距离。

    而清国这个扭曲怪异的政体能够自洽的运行两百多年,是因为没有聪明人解构这个社会吗?非也,是人们预先设定了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在这天真理之下再多的推演,再多的补充,再多的解构只能是渐行渐远。

    这条预设的真理便是儒家纲常,皇权天授。

    唐甄的细心观察,没有打动龚鼎孳,他大笑道:“铸万观察入微,一肚子经世致用的学问,可惜八股文做的不太好。老夫进来之前已经决定受邀,没有什么理由,只是被那将军直接威胁了,我爱惜自己的小命,不得已答应于他。以后你们进了官场切记,要说服于人,道理是没用的······我和你们说这些,不是想要你们变得如我这般圆滑。而是要你们知道,要先谋身才能谋事,不要存着书生之见。许多事情可以在曲中求,只要守住心中的操守,能忍之事便忍,不能忍者则遁。以后你们遇到这种事,遭遇阻碍了,不要觉得社观念崩塌了,便一了百了,要留存有用之身,以待来时。这天下一直如此,世事污浊,抱着仁爱之心便可了。”

    一番肺腑之言,学子纷纷动容,朝龚鼎孳见礼。

    唐甄不以为然,却感受于龚鼎孳的情真意切,最终没有反驳,执手见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