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工业基础-《大明保安》


    第(3/3)页

    现在主要困难就是棉花太少,周家林家的商行虽又运来两批棉花,但要想扩大工厂的规模,多招收工人,还得投入更多的银钱采购棉花。

    张楚决定先让工人们努力掌握纺纱和织布的技术,等熟练了再带新工人,这急不得。

    来到不远处李德良的作坊,李德良父子正在修理织机,见到张楚连忙见礼。他们一家人像赌博一样举家北上来到延长,还是赌对了。现在全家都在上班,挣来的工钱大增。而且由于张楚对于工匠的态度,使保安军上下对他们十分尊重,工匠终于不再是贱业了。现在家中还称不上富裕,但生活却充实快乐。

    互相问候之后话题又来到了这织机上。张楚见纺纱机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决定再向前迈一步,只有这样才能由纺织的小作坊变成工厂。

    张楚想用水力带动织机,现在水轮机保安军已多处在用,接下来就是怎么将二者结合起来。这需要做大量的试验,只能去慢慢的摸索。

    还有一个技术现在有了突破的条件,那就是飞梭。飞梭实际上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结构十分简单,但作用却很大。飞梭的作用是可以使织布布面大大加宽。以前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现在使用飞梭,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飞梭使织布度变快,可以大大提高织布效率。以前之所以造不出实用的飞梭,问题就出在那个弹簧上,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足飞梭运行不起来,现在邓庆年已经炼出了新钢材,弹簧问题完全可以解决了,织布机就可以和纺纱机一起飞起来了。

    张楚和李德良父子研究了半天,最后觉得两种改进方案都可行。于是张楚一声令下纺织厂被一分为二,李德良和他的两个儿子与厂子的大部分工人渡黄河到大宁建新厂,李德良的大儿子夫妇留守原厂,招收新人继续生产。

    大宁县水利和煤炭资源丰富,更有利于生产,而且在安全上更有保障,可以为灾民提供一个容身之所。

    一切安排完毕,张楚终于可以带着岳悦回中阳了,有许多事还急需办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