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吾忠良之士,岂从汝为逆哉!!” 朱宸濠原本还琢磨自己登高一呼,能够从者如云呢。 结果尼玛刚开口就蹦达出来一个唱反调的,还特么骂自己是逆贼! “来人!来人!捆下去,稍后砍了祭旗!壮我声势!!” 恼羞成怒之下朱宸濠也干脆不管这么多了,劝解他个屁啊。 直接不服的全都砍了,反正回头自己做了皇帝让人怎么写都行。 “尔等敢!逆贼!汝曹安得辱天子大臣!!” 这回跃出者却让朱宸濠心下一凝,不敢妄动。 跳出来的是弘治十五年进士许逵许汝登,豫南固始县人。 别看此人年纪不大、进士出身,却生得身长巨口、猿臂燕颔! 受吏部评曰为人沈静,有谋兼勇。 初授黔州县令,正逢张小公爷平黔州米鲁之乱。 时值流寇作乱,寇率数千之众围困兵丁仅百余之城池。 这许逵当时临危不乱,率众埋伏开城缉敌。 竟是以百余兵丁及三百壮勇,歼数千流寇于城中。 后迁滇南佥事,又逢张小公爷大战一路杀奔至安南。 于是此番评定功绩后,再迁赣州按察使司佥事。 对于这样的人,朱宸濠是极为想要收为己用的。 其实他从心底里知道,自己手上的人才太薄了。 许逵这样多番经历大战,且有勇有谋的将领太难得了。 “陛下大辟!太子昏庸无能,吾欲夺而代之,许佥事尊下如何?” 朱宸濠现在干脆就毫不掩饰了,反正他们都知道自己要干嘛了。 那么掩饰也没有什么卵用,不如摊开来说。 跟着朕回头便是开国功臣、封妻荫子,胆敢嘴里蹦出半个不字儿……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吾为王臣,唯有赤心耳!焉知其它!!” 怎知许逵居然跟孙德成一个模样,跳起来开口便骂。 “逆贼!汝要杀便杀,许某岂是那等从逆求荣之人耶!” 朱宸濠这下面皮可彻底涨红了,眼见他“啷呛~”抽出刀来便要亲自去砍人。 边上的刘养正赶紧死死的拉住他,大声叫道。 “陛下!陛下!且莫着急,留着他们祭旗可壮我声势啊!” 得~原本在后院心神不宁的李士实刚刚赶来,就听到了刘养正这么喊。 顿时老家伙差点儿眼前一黑就摔地上了,哪怕你有这心思也不能这么瞎喊啊! 那封所谓的“密旨”上都小心翼翼的说是“勤王清君侧”呢,你特么脑子抽了说要造反啊! 然而话都喊出来了,他还能说什么?! “且将他二人押下去,抄其家资充做军用!” 李士实毕竟是相对靠谱点儿,老家伙过来就开始安排事务。 随即“咳咳咳……”的清咳了一下,扫向了这些个文武官员们。 “老夫知晓诸位如今心头疑虑,老夫亦不瞒着诸位!陛下确实大行矣!” 这话一出口顿时下面的文武官员们“哄~”的炸开了,弘治皇帝重病他们其实也都知道的。 甚至他们都做好弘治皇帝大行的准备了,毕竟这种事儿可说不清楚。 “老夫京中同年密信,陛下的确受人蒙蔽甚至大行之因皆难言明!” 老李头毕竟是混过大明高官的人物,好歹说话起来就比较让下面的这些官宦们接受了。 眼见他一番言语,话里话外提到的就是名教、玉螭虎。 如今太子又是玉螭虎的弟子,将来名教子弟下场可想而知…… 话锋一转,说到的乃是弘治皇帝受了风寒却大行之蹊跷。 陛下正当壮年呢,小小风寒怎可能病重大行?! 若是并非因病,谁又能打大内暗害于他?! 话里话外说的是玉螭虎勾结内阁所为,可实际上却是在暗示他们有人能直通宫内。 也就是说,这一次他们起兵乃是由宫内及朝内重臣支持的! “霸州镇守中官张忠公公……亦得密旨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