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若是自己的谋划都被人所深查,那尼玛还玩个屁啊! “虎哥儿,本宫知道了……” 萧敬说完后,朱厚照顿时变得垂头丧气。 他如今是真切的体会到了,刚才张小公爷说的那番话。 平日里他大大咧咧习惯了,也没有太过注重这些事情。 然而今日萧敬的这一番点拨,无疑是让他看清了很多东西。 “可那些人如此行事,虎哥儿当真能……” 朱厚照说到底,还是担心张小公爷的。 这声虎哥儿是叫的情深意切,就连萧敬也感慨万千。 朱家的子孙其实说起来,也是蛮多愁善感、对功勋内官颇讲恩义的。 都说朱元璋擅杀功臣,很多人其实没有仔细的看《明史》内记载。 功臣们多数当年跋扈的很,朱元璋多次下旨斥责甚至召他们入宫面斥。 直至那些屡教不改的,才会下死手。 即便是下死手的,多数也都留着爵位让他们子孙继承。 永乐帝那一代亦算是好的,除了敌对的下狠手之外。 无论是对自己兄弟的藩王,还是对功勋老臣都是照顾有加。 弘治皇帝和朱厚照,无疑都继承了朱家的这份优点。 否则若是个多疑的皇帝,哪儿还容小公爷如此蹦达?! “放心,我不会有事!” 望着这渐渐长大的熊孩子,玉螭虎自己也是有些恍惚。 一转眼自己到大明来已经好些年了,这熊孩子……大约是这数年间与自己最亲近的了。 倒不是说虎头老国公对他不好,唐伯虎他们对他不好。 更不是妙安小姐姐她们对他不好,而是这种朋友的感觉也只有他们之间有。 朱厚照何尝不是如此?! 在张小公爷这里,他收获的不仅仅是学问、是本事。 更多的是补充的兄弟情谊。 那种真正平等的态度,那种淳淳教导、疼爱如兄长一般的情谊。 这是朱厚照其实一直都想要有,却一直都缺乏的。 父皇爱他没错,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他、教导他。 教导他的老臣们更多是要讲上下尊卑,即便是诙谐一些的李东阳也很小心翼翼的维持距离。 老刘那几个瘪犊子更不用说了,他们哄他开心还行。 若说跟他们平等相待,这当场就能把老刘给吓死。 “此事之后,我大明内患可根除大半了!” 张小公爷笑着顺手给熊孩子理了理那一身衮袍,轻声道。 “我且卖命些、卖力些,陛下和你将来就能轻松些。” 看着给自己整理衮袍的虎哥儿,朱厚照眼眶红了红。 他们俩的情谊真是一点一滴累积下来的,几乎他要的什么、只要合理。 张小公爷必然帮他与父皇据理力争。 做错了,也毫不留情的训斥、教导。 无论去了哪里,都会给他来信、指导功课。 每次远行回来,礼物中总有别出心裁备给他的。 一些东西未必是多值钱,但都是朱厚照必然喜欢的稀奇玩意儿。 “唉……本宫若是有个皇姐多好,虎哥儿你就可以做我姐夫了!” 玉螭虎听得这话翻了个白眼“滚!” 做了驸马那特么我身边的小姐姐们怎么办?! 人啊!要博爱! 怎么能为了一颗树,就放弃了整片森林呢! 这里是大明,我玉螭虎更需要博爱! 轰轰烈烈的大秋闱开始了,徐经等人则是根据之前的安排开始出京。 名义上的则是告假回家,与数年不见的老父团聚。 来到了暖和的新贡院里,一众举子们不由得再次心里感谢玉螭虎。 若非是玉螭虎的《帝国时报》当年轰了礼部一顿,哪儿会有新贡院的整改?! 秋闱的流程早已清楚,国朝的户部又银钱不少。 所以各项安排都极其之到位,而这份舒爽也只有京师才能享有。 金陵贡院那边据说还是老一套,这让那些江南士子们苦不堪言。 秋闱的考试就那么些天,大家结束后却都没有走。 因为来年春闱首先是朝堂的诸部还会开科,如果没有考中举人的话还可一搏。 即便是最后没考上,凭借秀才的身份谋一份稻梁亦是不差的。 更何况《帝国时报》有言,由于弘文注释院各家鸿儒观点不一。 于是春闱之后将召开一次经筵辩讲,天下士子皆可来一观之。 这等鸿儒辩经的事情,也就上次发生过。 没成想才多久啊,居然要又来一次! 顿时这些士子们开心无比,首先这能增进自己的学问。 其次,理解了他们的断句思路对于自己解题科举帮助极大。 更重要的是,天下举子尽数来京岂非唱和吟诗的好时候么?! 若是在这个时候扬名出去,即便是科举不第也能光宗耀祖了。 一时间京师潮白河坊市变得熙熙攘攘,许多士子们甚至都不在家过年了。 成群结队的从各地赶来,一边准备着科举一遍呼朋唤友。 庄柏寒就混迹其中,不断的与各地的士子们联络着。 赵孟申亦没有闲着,他串联起的不仅仅是京师的国子监。 还有从金陵国子监赶来的贡生们,这京师中的暗潮开始缓缓的汹涌了起来。 便是在这暗潮汹涌之下,弘治十六年的大幕被缓缓拉开。 当新春的爆竹炸响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喜的享受着这难得的喜庆。 即便是在工地上的苦囚们,也得到了数日的休息。 他们甚至还有加菜。 京师的百姓们这一年下来,只要没有躲懒的几乎都挣了一大笔。 多则百余两,少则数十两。 凭借着自己在京师的便利,他们吃进了比别人更多的利润。 士子们仰望着即将开始的春闱,而有些人则是在等待着春闱之后经筵。 所有人,都在默默的期盼着、等待着。 那最后一刻,到底是谁能腾飞!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