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对唐伯虎的安置,才是最头疼的。 唐伯虎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所以先得很是尴尬。 若是叫他作诗写词丹青笔墨,他自问在师兄弟中独占鳌头。 可其他的事宜,他很多时候就不成了。 尽管这几年在小公爷的收拾下,他勉强能够应付货殖事宜、朝堂诸事。 然而很多时候,他还是明显的感觉到力不从心。 因为这些本来就与他性子相左,这导致的是他做的很痛苦。 “你且先随我出去一趟,回来后再行安排罢!” 张小公爷终究是决定,要把唐伯虎带在身边。 然后看看他的特质,是适合做啥。 “衡父,你且先回江南一趟。” 张小公爷很无奈,弘治皇帝分明就是要他去清扫江南。 鲁东、豫南、冀北这三地还好,毕竟都在京师附近可以大军镇压。 可到金陵就有些麻烦了,大军过去动静太大。 要找个由头把合适的人放过去,在不惊动那些人的前提下布置好动手事宜。 “带着这封信去,到了江南自然会有人跟你联系。” 徐经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赶紧躬身应是。 剩下的就是李兆先了,对于他的问题张小公爷早就考虑好了。 “徵伯,你有两个选择。” 李兆先很激动,这可是少年恩师第一次给他明明白白的安排事情。 之前师兄们说起跟恩师厮杀疆场之事,听得李兆先那是热血沸腾啊! “其一,你且随伯安到西南去。那里需要你担任教职,同时亦可磨砺一番。” 张小公爷顿了顿,道“其二,赴任黔州。依旧是教职。” “于我而言,希望你能培养出至少十人的进士方可离开!” 李兆先静静的听完,却没有立即答话。 去西南无疑是风险最大的,但可能也是对他最好的磨砺。 西南初定,且有障气毒虫。 若是前往说不准一个不小心,就会葬身于当地而不得归。 去黔州则好多了,现在黔州通了直道。 至少在路途上会好很多,且自家少年恩师在黔州的威望极高。 土司们的兵权也心甘情愿的交出来了,米鲁和小公爷的关系更不会让自己在黔州出事儿。 可以说,去黔州就是安安稳稳的拿功绩。 而去西南,那就是真正的磨砺。 那个……真的可能会死的! “学生……” 李兆先刚要说话,却被张小公爷打断了“你且回去与西涯公商议一番!” “夫子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亚圣亦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番话一说,李兆先就知道张小公爷的意思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出自于《论语·里仁》。 而后面的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则是出自于《孟子离娄上》。 儒家提倡的是仁孝之道,既然是名教子弟是必然要讲仁孝的。 他现在未曾成婚、没有子嗣,若是随意远游出现了问题导致绝后那可是大不孝啊! “过几日我要出门一趟,你们且好好守住家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