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吕氏春秋·尽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此条谢迁当然是知道的,当时张小公爷问他们的时候就问过“典出何故”。 若不是此时张小公爷自己说出来,谢迁是打死也想不到竟然典出于此。 “客为流水、客为户枢,不至则上至店家、下之娼户皆腐而蠹之!” 用着手指点着桌面,小公爷开始解释。 “此事中,无人盈亏。只是无流水入,则人人做事却依旧损亏。” 户部银库、陛下内库,皆如是。 银钱若只是入内库、银库好不动弹,自然是与国无益。 但若是花出去、花用的当,则是是利国利民之举。 譬如内库之银钱用在军械营造局,造出车马百姓得均输之利。 造车工匠们得银钱又需穿衣吃饭、日常花用,这钱花出去又散落到百姓手里。 百姓们缴纳税赋、购营造局所产铁镬、农具、车马……等,又将银子送还了回来。 随着银子的流动,创造出来的则是实实在在的产物。 “玉螭虎且说慢些,老夫有些……” 谢迁这听的是晕乎乎的,已经是有些懵批了。 张小公爷则是很森气,狗皇帝尼玛太小心翼翼了罢?! 小爷给你奉上的《献给皇帝陛下之计然谏》呢?!老家伙肯定藏起来了! 要说这古人豪放的时候那豪放的要死,啥技术都敢刊印出来随便发。 完全就没有一丁点儿的保密意识,被人拿到只要会汉字完全仿造都没有问题。 比如《武经总要》,直接火药的配方就有仨。 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非得要在书里显摆一番。 可有时候他们又保守的要命,比如弘治皇帝现在拿着《献给皇帝陛下之计然谏》。 他都拿到手多久了,然而谢迁他们这票人显然看都没看过一眼。 如果单从计然策、货殖说这两者而已,谢迁、刘健的理解甚至赶不上唐伯虎他们。 毕竟当时张小公爷制《献给皇帝陛下之计然谏》时,负责誊抄的可是唐伯虎啊。 且他们还有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车马行的生意他们可是亲自上阵的。 回头还要写心得,如此一番锤炼下来。 张家的货殖事宜基本不用小公爷操心,小周管家都不需要太过去管。 几个弟子闲暇打理一下,那银子基本就流水一样哗哗的来了。 好容易前后左右的扑腾了一番,还得结合很多史书所言把老谢给唬住。 最终才把晕乎乎的谢迁、刘健俩老家伙给哄走了,至于他们走的时候还满脑壳发晕…… 这张小公爷就不管了。 “备车!入宫!” 把这俩哄走了,张小公爷咬牙切齿的便要入宫。 狗皇帝这是脑子抽抽了,小爷给你发的那些书不是让你藏宫里玩的啊! 你不给各部尚书们看我能理解,可尼玛阁老都不给…… 过分了啊!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