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统计管制处问世-《1937全球速递》


    第(2/3)页

    “十几个部门,全都关起门来自己编自己的计划,杜撰出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数据,全都对不上,连不起来!”阿诺德越说越激动:“我有时候不得不跟四个不同的部门要相同的资料,然后挑出最接近的两组数字,就当作正确答案了。”

    “这简直太可笑了,乔治。我们费了那么多心思去搜集敌人的情报,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情况,我是指真实、准确的情况,不是那些拍脑袋杜撰出来的垃圾数据,又了解多少呢?”

    马歇尔非常理解阿诺德,这种情况不只存在于6军航空队,6军自己也有。他只是碍于尚未完全掌控6军领导层的局面,才不得不暂时把这个问题搁置在一边。既然阿诺德自己主动提出来了,他就顺水推舟,同意让6军航空兵司令部先行一步,率先进行改革。

    “你打算怎么做,亨利?”马歇尔问道。

    “范德比尔特家的那个小子之前不是有过一个建议吗,全面资产透明化。我打算成立一个独立的统计部门,先把家底摸清楚再说。”

    等阿诺德从马歇尔参谋长的办公室出来后,6军航空兵司令部就诞生了一个全新的部门——统计管理控制处。听起来似乎无关紧要,外人也弄不清楚这个部门到底是干什么的。

    当这个新部门在各航空队基地公告栏贴出布告,征聘统计管制人员的时候,甚至引来了阵阵嘲笑。有人说:“天知道统计管制官是干什么的?在福利社里数瓶盖吗?”

    谁也不会想到,当二战结束时,这个当初只有十几个专家学者和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小部门,会成为美国空军的大脑。

    统计管制处的3ooo名优秀军官(全部在哈佛商学院接受过专业培训)和1.5万名后勤人员,将在遍布全球的66个站点,通过世界上最大的中央控制计算机设备和独立的电传系统,组织、管理和推动着美国空军在全球的每一个行动。

    阿诺德最初的设想,是让约翰来担任这个新部门的处长,但是马歇尔没有同意。对他来说,约翰是一张非常重要的牌,必须抓在自己手里,不能轻易交给外人,哪怕亲近如阿诺德也不行。

    明的不行那就只能来暗的了。阿诺德转过身又去找了布尔少将,说是要借用约翰几个月,帮助他完成统计管制处的筹建工作。这一次,阿诺德得逞了。约翰就这么被从宪法大街的军火大楼卖到了华盛顿广场的弹药大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