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目标要转向日本了?-《远征欧洲》


    第(3/3)页

    嗯嗯,估计会泛滥个几十年……

    为了顺应全球裁军大潮,秦致远也在缩小麾下的军队规模,比如12个华人步兵师,现在已经缩小到4个,分别驻于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几内亚岛、以及苏拉威西群岛和爪哇岛。

    四个步兵师的师长分别是葛立夫、刘子正、张添寿、以及徐盛。

    机械化部队则是两个坦克师,分驻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由陈康健和秦浩歌率领。

    炮兵师共有两个师,同样是分驻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由郑大力和成飞鸣分别率领。

    从部队的分布上,可以看出兰芳的防御重心,苏门答腊岛因为和英属马来亚隔海相望,同时控制着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因此是防御重点。

    加里曼丹岛则是和菲律宾隔海相望,又要负责为巴拉望岛提供后勤支援,所以加里曼丹岛也是防御重点。

    秦致远的部队中同时还有空军,虽然只有不到500架战机,但在东亚,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庞大力量。

    其实在东亚,主要的军力就看日本,其他的国家要么是马来亚和菲律宾那样的殖民地,要么就是民国和法属印度支那那样对兰芳没有威胁的国家。

    此时的日本,国力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日本人的海军舰艇确实不少,海军素质也可以,但空军和陆军的发展严重不足。

    日本的零战一直被吹得神乎其神,其实日本空军一直到二战结束也没有独立成军,一直都是陆军和海军的附属兵种,从发展上看先天不足。

    再说日本的陆军,或许只有用武士道思想武装起来的“军国主义”值得一提,剩下的实在是不值一提,只能欺负欺负民国的那些“义勇军”性质的部队。

    日本国内资源不足,对于海外的依赖性极强,如果没有外部输血,日本甚至连粮食都不能自足,至于他们的陆军装备,一直以来的建军目标是只要比民国强就可以,和欧洲诸国实在是没法比。

    比如在世界大战后期,不管是协约国还是德国,每一次战役发起前的火力准备都有数千门火炮参与,这在日本根本不可能实现,光是炮弹就能令日本政府破产。

    而此时的兰芳,从部队拥有火炮的比例看,其实已经超过了欧洲诸国,尤其是大口径火炮,整个日本国内的大口径火炮加起来不足兰芳的一个炮兵师,这就使兰芳在面对日本人时很有心理优势。

    更不用说坦克。

    这种刚刚出现两年的战争利器,日本人只是见过,他们甚至没有机会坐进去感受一下,而在兰芳,两个坦克师已经装备了足足480辆坦克,就连四个步兵师内,也已经装备了160辆坦克,这种装备水平令日本望尘莫及。

    再说空军,兰芳的空军大概比例是轰炸机和战斗机各一半,差不多是四个空战师以及四个轰炸机联队。

    空战师的指挥官是包德水和窦勇毅,这两人都是王牌飞行员,其中包德水在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有了67个战果。窦勇毅以前飞包德水的僚机,现在也有了39个战果,其中还包括大名鼎鼎的红男爵。

    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则是周鸿光,从费尔昂塔德努瓦战役开始,周鸿光开始率领轰炸机部队参与战争。

    到战争末期,周鸿光的手下一共有大约400个机组,250架轰炸机。

    如果这些轰炸机一次性全部出动,那么可以将200吨炸弹扔到敌人头上,大概是兰芳所有炮兵部队加起来一次性火力投放的10倍左右。

    日本目前也在大力发展空军……

    这个“大力”值得商榷,日本人没有发动机,没有机身、机翼,没有航空炸弹,没有飞行员……

    什么都没有!

    和兰芳比起来,日本人的飞机目前大概和风筝差不多。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