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师出有名-《远征欧洲》


    第(2/3)页

    在雷霆师范学院内,可以容纳5000名学生同时生活,当然目前并没有那么多人,仅仅只有不到2000人,而且全部都是幼儿专业的学生。

    秦致远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准备应对即将出现的出生潮。

    没错,就是婴儿出生潮。

    世界大战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人口锐减,而且是青壮年人口,所以不管是出于国家层面考虑,还是出于人们的本能,都会孕育更多的婴儿来应对未来可能的危机。

    法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新生婴儿补贴,免费教育等等,用来刺激人口增加。

    秦致远也打算这么做,不仅对新生婴儿给予补贴,而且有同样的免费教育,并且还会有各种奖励,比如华人最渴望的土地。

    其实要论生育能力,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估计没有比华人更能生的。

    现在的人口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世界的总人口不过20亿人,但华人在其中超过五分之一,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别拿俄罗斯的那位英雄母亲说事,那位生育了69个孩子的母亲确实是英雄,但那仅仅只是个案。

    在二战期间,苏联曾经设立母亲勋章,其中一等母亲勋章授予生育六个孩子的母亲,二等母亲勋章授予生育五个孩子的母亲。

    如果要这么算,其实几乎所有的华人女性都有获得勋章的资格。

    在秦致远的记忆中,他的父辈那一代人,兄弟姐妹7.8个的比比皆是,四个或者是五个都算是少的。

    华人社会的基础结构是家庭,“养儿防老”是很多华人心中的固有执念,很多老人年迈之后,他们不依靠社会力量养老,而是由自己的孩子奉养。

    这一方面减轻了社会压力,另一方面也使社会结构更加稳定。

    所以,这也促使很多华人生育更多的孩子,因为哪怕是其中的某一个或者是某几个不孝顺,总是会有孝顺的愿意奉养父母。

    所以哪怕是孩子已经有了孩子,一家四世同堂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在华人世界都是正常现象,而这在欧洲简直不可想象。

    欧洲人崇尚独立,崇尚自我,他们的孩子成年之后,往往会和父母分居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这在华人社会虽然很难想象,但在欧洲社会,这种行为被社会鼓励,因为他们自幼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

    于是在欧洲,传宗接代成为了延续文明的高尚行为。

    而在华人世界,传宗接代是保证“老有所依”的必须行为。

    所以很容易就能够理解华人为什么有那么高的生育比例。

    如果不加以限定,秦致远估计,兰芳现在虽然只有700万人,那么估计在三五年之内,这个数字就会翻番,然后会以每三年增加7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十余年,甚至是20余年。

    等到十年后,现有的童子军们都已经长大,他们因为自幼接受华人的文化教育,所以在各种习惯上也会遵循华人的传统。那么几乎可以预见,等十年后,当这些童子军们都已经成家立业,那么又会有另一次生于高氵朝。

    而秦致远的观点一向是:能生就生,生多少国家就给养多少。

    秦致远可不想搞什么所谓的“计划”,在特殊时期,经济或许是可以计划的,但生儿育女这种事是能计划的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