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尝试当演员-《华娱太子爷!》


    第(2/3)页

    而《风语者》之后的吴语森什么下场?

    直接从好莱坞查无此人了。

    只能回到国内,捣鼓起大片《赤壁》,希望凭此能再次杀回好莱坞。

    李桉在文艺片的成就让他虽然不至于查无此人,但确实也没有好莱坞公司再敢找他拍大片。

    现在接到韩家栋的邀请,能不惊讶和欣喜吗?

    韩家栋的想法也很简单,一个人的精力有限,CP又越做越大,他不可能一个人包揽CP所有的电影拍摄工作。

    既然是给别人拍,为什么不找自己人呢?

    《无敌浩克》虽然亏了,但李桉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华人导演能在好莱坞站稳脚的本来就不多,现在李桉遇到困难,能帮一把,自然要帮一把。

    反正又不用付出什么代价,甚至李桉还能倒帮公司赚钱。

    简单把电影的剧情跟李桉说了一下,韩家栋原本就打算离开。

    结果李桉一听就喜欢上了,硬是跟着韩家栋一起回到酒店,交流到大半夜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让刘艺菲都没机会来找韩家栋亲热。

    等回到内地。

    金马奖的热度又进一步刺激了《那些年》的票房。

    让《那些年》在星期天的单日票房达到了恐怖的六千万之多!

    不过《那些年》的高排片很快就引发了有些人的不满。

    一些文艺片导演开始炮轰《那些年》,称《那些年》高达七八十的排片是在搞垄断。

    呼吁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限制电影拥有过高排片。

    但院线怎么可能理会他们?

    《那些年》排片虽然最多,但人家上座率也是最多啊!

    甚至可以说断档第一。

    院线怎么可能还减少《那些年》的排片?

    要不是一台拷贝不够用,电影院简直恨不得所有放映厅所有场次全部放《那些年》。

    有些电影院就因为过高频率放映《那些年》,导致拷贝都起火了。

    《那些年》的票房也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累计。

    很快就达到了刘艺菲一开始的三亿目标,且一点没有颓势,继续高歌猛进。

    只用了不到两周,就冲破了四亿大关。

    第三周刚开始,就超过了《赤壁(上)》,创造了新的国产片票房纪录。

    并在当周就达成了首部票房过五亿的国产片成就。

    当周上映的《梅兰芳》,虽然是不讨喜的文艺片,虽然时长长达两個多小时,平均下来每个放映厅每天得少放一到两场。

    但看在陈凯歌、张子怡、黎眀的名头,以及电影一个多亿的成本,还有那铺天盖地的宣传上,影院还是挤出了接近25%的排片给《梅兰芳》。

    受此影响,《那些年》的排片都掉到了四十以下。

    结果,《梅兰芳》首日一千万出头的票房,都不到《那些年》的一半。

    首周末三天不到四千万的票房,同样不到《那些年》的一半。

    让院方果断在第二周把它的排片砍了三分之一还多。

    同期的其他电影受《那些年》影响,表现也可谓惨淡。

    由吴惊主演的《狼牙》,仅比《那些年》晚上映几天,目前票房不到三百万。

    徐客导演的《女人不坏》,在演员阵容中包含周讯、彭宇宴、桂纶美、张雨琪、方中辛等明星的情况下,上映一周多,票房仍不到千万。

    《叶问》在首日排片不到5%,票房两百多万的情况下,现在排片倒是来到了10%以上,日票房也稳定在了五百万以上,看情况总票房过五千万没问题。

    上个月上映的《007:大破量子危机》、《桃花运》、《爱情呼叫转移2》、《证人》等电影的排片都已经来到个位数。

    毫无疑问,现在就是《那些年》一枝独秀。

    哪怕已经上映三周,仍无人可以撼动它的霸主地位。

    日票房冠军数已经创造了国产片纪录。

    目前仅落后《阿凡达》、《星际穿越》这两部好莱坞大片。

    同时,据统计,电影二刷率已经来到10%以上。

    同样创造了新的国产片纪录。

    之前没有一部国产电影的二刷率能到3%!

    因为电影的火爆,参演这部电影的演员也都名气大涨,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当红艺人,遭到各家公司疯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