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战争 第38章 汉斯.朗斯多夫-《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2/3)页

    的深沉。他的优雅、他的气质甚至那种淡淡的忧伤上个世纪的风帆战舰指挥官――同时也是出身名流的贵族军官。

    朗斯多夫现在仍是这艘“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舰长。但战舰桅杆上悬挂着一面舰队少将旗。那意味着这艘战舰正置于袭击编队司令官海诺.冯.芬肯施泰因的直接指挥之下,而他的任务就是协助这位司令官打理军舰上的大小事务。包括战时的协助指挥,但不具备决定权――除非舰队司令官阵亡或者直接委任他为代理指挥官。这种情形正如历史上冈瑟.吕特晏斯担任坐镇“俾斯麦”号指挥该舰与“欧根亲王”号组成的海上编队,当时“俾斯麦”号舰长职务依然由另一位出色的指挥官林德曼担任。

    对于朗斯多夫的答案,张海诺并没有太过失望,因为他原本就没有期望一名海军舰长能够对时事做出准确的预测。不过登舰一周多以来,他还是对这位舰长在日常工作管理方面的细致与耐心感到满意,而且舰上的各级军官和水兵们对他显然是发自内心的服从。现如今,张海诺正努力着进一步了解他在战略战术上的想法――历史上“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覆灭并不是单纯的偶然,史学家们大都认为这位指挥官当时犯下了难以饶恕的错误!可是在那之前的三个月中,朗斯多夫指挥他地袭击舰成功击沉了9艘商船,总吨位逾5万吨,牵制了大批英\的种种迷惑战术也卓有成效,对手始终摸不透它的航迹和身份。

    “就应对战争的准备而言。英国和法国远落后于德国,这也是他们非常忌惮的一点,然而数百年来,英国海军始终保持着他们的优良传统,他们的舰队和官兵时刻准备着应对任何挑战,仅凭这一点,我相信英国政府一定不会再在波兰问题上做出先前的让步!”

    不知英国人听了张海诺地这一评价会作何感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在德国元首面前绝对是不受欢迎的言论。

    “我不得不承认,将军,您对英国人的了解甚过一般人!如果德国和英国之间真的爆发战争,我本人不会畏惧和任何一艘英国战舰交火,只可惜我们此行的任务不在于此!”面对仅比自己年长几岁的海军少将、编队司令官以及海军军官层中公认地“海军的宠儿”,朗斯多夫既没有恭维也没有巴结,也许在内心底还会对他“剥夺”自己指挥战舰的权力而感到不满――毕竟他没有机会读一读有关二战的历史书籍。也不会觉得张海诺此举是在挽救他和这艘战舰的命运。

    朗斯多夫的冷傲,张海诺看在眼里。不算上自己的超前认知,以他在“德意志”号长期担任参谋官和指挥“格奈森瑙”号地经验就要比朗斯多夫丰富许多,即便如此,他依然对其以礼相待,航行途中的一些决策也是以商量的口吻与他进行交流,甚至默许他在战舰司令塔内吸烟的举动――出于担任潜艇指挥官时保留下来的习惯。张海诺不仅自己很少吸烟,同时也不喜欢别人在工作场合吞云吐雾,偏偏朗斯多夫抽烟抽得很凶,他有时竟可以接连抽第二支雪茄,这在张海诺所认识的人中是极为少见的。

    这不,朗斯多夫又习惯性的掏出他那半截没抽完地雪茄,一边和张海诺讨论接下去的航程,一边吐起了烟圈。在他们面前的大台子上有一张偌大的海图。图上用淡色的线条划成了许多方格,每个方格都有一个对应的编号,代表着一块50x50公里的>普通地军用海图,但它地特别之处在于标出了不同补给船在不同海域出现地时间――精确到具体某一天。当“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需要进行油料和物资补给时,只需要按照海图上标注的时间到预定海域去寻找补给船,而不是通过无线电召补给船前来。这也是德国海军参谋部为了避免袭击舰暴露方位而制定地一个策略。

    “我们首先要在南美呆上一阵子。等到海军部下达进攻命令时。再从那片鲜有舰船出没的海域前出到欧洲与南美之间最繁忙的航线,伺机干掉几艘英国或者法国商船。这时候附近的英**舰一定会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扑过来。我们马上迅速南下,将那片海域留给潜艇部队,然后再全速东行,直达非洲的好望角,在那里截击从非洲开往英国的船只,之后继续东行,进入印度洋!”

    张海诺的方案,基本沿用了历史上德国袭击舰最惯用的战术:打了就跑,而且跑得远远的,不但让英**舰疲于奔命,还要让英国海军无法全心全意应

    战局。

    对于这一方案,朗斯多夫没有异议,他问道:“将军,您估计我们大概要在南美待多久?”

    “一个月!”张海诺推测到,“如果我们的陆军和空军迅速击败波兰并迫使英国和法国置身于战争之外,那么一个月之后我们就能返回德国;如果英国和法国不愿妥协,那么就轮到我们给他们的海上航线动‘手术’了!”

    “一个月?”朗斯多夫有些不信,“您是说陆军和空军在一个月之内就能击败波兰?”

    “用不着一个月!”张海诺讪笑道:“那是德国击败法国所需要的时间,击败波兰?我看一个星期就能见分晓,后面剩下的都是一些扫尾工作!”

    脖子上还挂着双筒望远镜的朗斯多夫,对此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