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这是战时,作出这样的决定是明智也是必须的――由于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舾装工程尚未完工,德国最宝贵的舰只都集中在这里,绝不能因为一支运输船队而葬送了海军的前途。 然而不论是洛恩还是坐镇“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威廉.马歇尔将军,随后都决定继续向目标前进。也许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在本土密切关注这次演习的帝国元首,是这次行动的演习性质。动用大批舰船却换来一次无果而终的行动,这样的结果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遵照演习当中保持无线电静默的要求,马歇尔将军并未将这一情况向总参谋部作出直接汇报,就这一点而言在战时是较为有利的:如果不是受到“保舰为先”之命令的约束,两艘沙恩霍斯特级在挪威战役中 会更好;如果不是元首的亲自干涉,冈瑟.吕特晏斯两艘沙恩霍斯特级策应的情况下率“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冒然出击――在那次行动的计划中,“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泽瑙”号原本将从比斯开湾出发分散英国海军注意力,但临行动前“沙恩霍斯特”仍因动力故障躺在船台上,“格奈泽瑙”号则在英军轰炸中受伤,希特勒却不肯推迟“莱茵河演习”,结果德国海军的骄傲一去不复返。 尽管没有立即越级上报这一情况,张海诺却怀着非常抑郁的心情参加了接下来的演习。因为早有准备,护航船队在三艘德意志级抵达之前就作出了分散,两艘强大的“护航巡洋舰”依照一战时期英国护航舰只地作战模式在附近海域进行牵制。即便如此,三艘德意志级还是利用自己的雷达和舰载机找到并追上一个又一个猎物,它们的280米舰炮连连发威。经过两天两夜地追击,演习裁判方最终判定目标船队只4货轮得以逃离,两艘护航的巡洋舰则在战斗中沉没,“德意志”号和“舍尔海军上将”号被判定轻度受损。 这样的结果,足以让威廉.马歇尔率领三艘德意志级昂首返航,但张海诺却根据手里的资料进行了独立的演算――假若这次作战的对手是英国人,那他们绝不会在从侦察机发现德国袭击舰到袭击结束40个小时内无动于衷,按照英国海军正常情况下的战时部署。至少会有一支战列舰加巡洋舰地警戒分队进入交战海域,在德意志级归航途中更会遭到大批英舰包括航空母舰的围追堵截,此外还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英国潜艇。在没有拿下挪威和法国地情况下。袭击舰在这种情况下从大西洋返回德国本土的难度相当大,尽管历史上依然有成功地战例可循。但指挥官胆量、智慧和洞察力缺一不可! 自从加入德国海军以来,张海诺头一次感觉到水面袭击战的艰险程度是如此巨大,同时也愈发同情历史上的冈瑟.吕特晏斯。客观的说,这位德国海军少有的优秀指挥官已经在自己能力范畴之内尽到了责任――如今他正在总参谋部负责人事工作,但随着德国海军舰队规模的不断扩大,他这样经验丰富且具备良好指挥能力地军官出任水面舰艇指挥官只是时间问题。 216日。不久前通过“勃洛姆堡-弗里奇案”亲自兼任国防军总司令地希特勒在威廉港为“凯旋”地德国主力舰队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这位集德国一切权力于手中地元首。对参加演习的海军官兵大加赞赏。因为他们“成功瞒过所有国家进行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演习”。 当天晚上,在元首下榻处的书房。张海诺当面向希特勒陈述了这次演习的过程――对于护航一方的侦察机发现德意志级装甲舰编队一事,他只是简单带过,毕竟海军战术上的问题他觉得还是留在海军内部解决的好,何况希特勒刚刚用令人不齿的手段解决掉了陆军问题,没有人希望这种情况会在海军重演。 陆军出身的希特勒,在张海诺叙述演习经过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和往常大不相同的平静,他只是以不时的点头来表示自己的认可,或许他此时已经从“?望者”演习中看到了德国海军在战争中的前景,他有时也会喃喃的说诸如“岛国就是有这样的致命弱点”之类的话。随后,他又问张海诺觉得“德国海军是该继续建造更多的大型战舰”(俾斯麦和提尔皮茨均于1936年开工建造,此时z计划正处于讨论阶段)。 “尊敬的元首!”张海诺依然沿用他自1921年起就使用的称呼,他通过比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陆军的坦克、大炮和步兵缺一不可,在战场上唯有密切配合方能发挥最大作用,海军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潜艇以及其他小型舰艇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敌人必不会等到我们完成全部准备才和我们交战,以我个人的看法,德国海军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若干计划,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因为出任国防部总司令的关系,如今希特勒放弃了他多年的便装改穿军服,这与张海诺从前在历史照片上所看到的情形相一致,不过在书房里,他还是摘去军帽露出整齐的三七分――头发中花白的成份已经较数年前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面部肌肤也显现出更多的老龄化成份。 希特勒一如他时常对雷德尔所说的那样:“我始终觉得大型和超大型战舰具备从心理上震慑对手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完全可以让我们的对手慎重考虑是否和强大的德国开战!至于驱逐舰和潜艇,只是辅助工具,就像是军队中的勤务兵一样,它 须的,但用不着太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