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战争 第3章 旁观者清-《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2/3)页

    “尊敬的元首,要不要替您把牙医请到这里来?”

    “不!”希特勒以最快的速度否定了他地建议,“决定性的革命在即。我不能分心其他事情!如果我病死,那只能说明我的命运已经到头了!”

    过了一会儿,希特勒问他海军突击队今天能够以“最坚定的决心参加革命”,张海诺点头称“是”。

    “今天晚上!”希特勒咬咬牙,像是在抵抗牙疼的侵袭,又像是在下定最后的决心。最后,他说道:“海诺,你带海军突击队和我的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一同行动!”

    “荣幸之至!”

    张海诺如实回答到,见证慕尼黑啤酒馆暴动。正是他此次返回欧洲最重要的目的。至于政变是意外地获得胜利,还是如期遭受失败,他都做好了第一手的准备。

    在他的记忆中。啤酒馆暴动分为两个阶段,11月8晚上地啤酒馆事件,以及11月9日白天在向巴伐利亚陆军司令部进军遭到警察开枪阻击事件,暴动止于第二阶段,但失败的伏笔却早已埋下。

    临近中午的时候。戈林开始向冲锋队的各支队长下达命令,让他们在天黑之后到阿兹伯格、霍布劳夫、罗文布劳等几家啤酒馆集结队伍并在那里等候行动命令,精锐的“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和一部分可靠地冲锋队员则在靠近毕尔格勃劳啤酒馆的托布劳集结。

    此外,高地联盟和战斗联盟也以毕尔格勃劳啤酒馆附近的一些小啤酒馆为集结点。

    打电话或是直接派人口头通知,在下午5之前,张海诺将海军突击队的39名队员全部集结起来。而元首的另一支直属卫队――勒突击队动作同样迅速。这些强壮并且凶悍的战士身穿腰间和袖口装有松紧带地灰皮茄克,头戴滑雪帽,臂缚万字袖章,腰系挂手枪的皮带。这些人似乎生来就是冒险家,当张海诺的队员还有些茫然的时候,他们却一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仿佛是一群随时准备扑到敌人中间大干一场的狮子。

    天色渐黑,希特勒那边依然没有下达正式的命令。张海诺无法向他的队员们解释这一切,众人就着从附近餐馆买来的香肠和面包凑合了一顿。到了晚上6点地时候,戈林出现了,带来了5辆卡车,并.=带来了元首的命令:海军突击队立即前往罗文布劳啤酒馆待命,在得到新的命令前应服从罗姆的指挥。

    看着戈林洋洋得意的表情,张海诺心里猜到了一二,他没有争辩或是打电话给希特勒询问,而是直接带着他的队员步行前往罗文布劳啤酒馆。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戈林正指挥着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的队员登车。

    半个小时之后。张海诺和他的突击队抵达罗文布劳啤酒馆,这里是冲锋队的活动据点之一。就在伊撒河彼岸,从这个啤酒馆出发乘汽车只消一刻钟地功夫就能到达毕尔格勃劳啤酒馆。

    罗文布劳这个主厅有800个位置的啤酒馆里,此时却挤着将近人。他们一部分是穿着褐色制服地冲锋队员,剩下的则是穿各式服装的“战斗同盟”成员。酒馆里吵吵闹闹,两支乐队正用并不协调的节奏演奏乐曲,当张海诺带着他的人走进啤酒馆时,罗姆挤过来和他握了手,并告诉他元首之前已经打了电话给他,说在有新的命令下达之前,海军突击队暂时由他指挥。

    希特勒在最后关头的动摇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不信任,并没有让张海诺绝望――既然他当初拒绝加入工人党,就没有打算成为这个党派核心圈的一员。他只是感到遗憾,遗憾自己不能目睹贝格勃劳啤酒馆里发生的那场闻名世界的“革命”。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张海诺现在反而从之前的情绪中冷静下来,他带着海军突击队的队员们在啤酒馆里找了一个角落安顿下来,然后花300马克买了40啤酒――也许再过一天,每瓶啤酒的价格就会变成15亿甚至20亿马克。大家一边.
    第(2/3)页